青銅峽市位于寧夏引黃灌區的精華之地,黃河穿境而過58公里,自秦漢先后開掘了秦渠、漢渠、唐徠渠等九大古干渠,有“九渠之首”、貢米之鄉、塞上明珠之譽。距首府銀川50公里、河東機場55公里,包蘭鐵路、大古鐵路橫穿境內,京藏高速、古青高速、西線高速和109國道、201省道、濱河大道縱貫全境,鄉村道路四通八達,通車總里程達1280余公里。轄區面積2525平方公里,占全區總面積的3.8%,轄8鎮2場1街道,84個行政村、2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。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24.4萬人,其中:城鎮人口14.2萬人,鄉村人口10.2萬人;漢族18.9萬人,回族4....
【地理環境】青銅峽市位于東經105゜37′~106゜21′,北緯37゜16′~38゜15′之間,地處黃河中上游,寧夏平原中部,東隔黃河與吳忠市利通區相望,南以牛首山為界和 中衛市中寧縣接壤,西至明邊墻(明長城)毗鄰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,北連銀川市永寧縣。南北長60余公里,東西寬 30 余公里,行政區域面積2324.7平方公里。市府駐地裕民街道,是全市政治、經 濟、文化中心,東距吳忠市利通區6公里,北距自治區首府銀川市54公里。
【地形地貌】境內地勢由西南向 東北自高而低呈現階梯狀分布,形成山地、低山丘陵、緩坡丘陵、洪...
青銅峽市位于寧夏引黃灌區的精華之地,黃河穿境而過58公里,自秦漢先后開掘了秦渠、漢渠、唐徠渠等九大古干渠,有“九渠之首”、貢米之鄉、塞上明珠之譽。距首府銀川50公里、河東機場55公里,包蘭鐵路、大古鐵路橫穿境內,京藏高速、古青高速、西線高速和109國道、201省道、濱河大道縱貫全境,鄉村道路四通八達,通車總里程達1280余公里。轄區面積2525平方公里,占全區總面積的3.8%,轄8鎮2場1街道,84個行政村、2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。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24.4萬人,其中:城鎮人口14.2萬人,鄉村人口10.2萬人;漢族18.9萬人,回族4....
青銅峽市建置較早,歷史悠久。遠在1萬年前的中石器時代,境內鴿子山就有人類生息繁衍。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,境內連湖農場有原始人類活動。先秦時代基本上為戎狄、匈奴等古代少數民族牧獵之地。自秦始皇三十三年(公元前214年),始有行政建制,屬北地郡富平縣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設寧朔縣,隸屬甘肅省寧夏府,縣署設在寧夏府城(今銀川市興慶區滿春鄉),是寧夏古縣之一。民國2年(1913年),廢寧夏府,置朔方道,寧朔縣隸屬于朔方道,將縣署遷至寧夏府城西門外7.5千米處平湖橋東南新滿城(今銀川市金鳳區)。民國...
一、產業發展
2021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5億元,增長6%左右;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.9億元,增長20.4%;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億元,增長8%;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4321元、18777元,增長10%和11%。2022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: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%以上;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%以上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%;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%、9%;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.5%以內;完成自治區下達能耗“雙控”目標任務。
農業。依托優勢資源,主抓“兩優一特”,培育形成優質大米...